成語(Idiom):病入骨隨 (bìng rù gǔ suí)
發音(Pronunciation):bìng rù gǔ su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疾病或不良習慣根深蒂固,難以根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病入骨隨是由“病”、“入”、“骨”、“隨”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它比喻疾病或不良習慣深入人體內部,難以根除。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一些長期積累的壞習慣或不良狀況,已經成為人的本性,難以改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病入骨隨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各種場景中,比如形容一個人的壞習慣已經根深蒂固,無法改變;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疾病已經嚴重到無法治愈的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病入骨隨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淮陰侯列傳》。故事中,淮陰侯劉邦的母親生病了,醫生說只有割肉才能治愈,但劉邦不忍心割母親的肉。最后,母親的病情變得越來越嚴重,無法挽救,因為病已經“入骨隨”,無法根除。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病入骨隨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和兩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吸煙習慣已經病入骨隨,很難戒掉。
2. 這個地區的貪污現象已經病入骨隨,需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來解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病入骨隨”這個成語與“疾病根深蒂固,難以根除”這個意思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疾病已經深入人體骨骼,無法除去的場景,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更多的成語故事和例句來擴展對病入骨隨這個成語的理解和應用。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根深蒂固”、“難以根除”等,以豐富詞匯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懶惰已經病入骨隨,無法改變。
2. 初中生:這個社會的腐敗現象已經病入骨隨,需要全面整治。
3. 高中生:他的自私心態已經病入骨隨,無法與他合作。
4. 大學生:社會上的不公平現象已經病入骨隨,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