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計
基本解釋
(1).小統計。《周禮·天官·小宰》“月終,則以官府之敘,受羣吏之要” 漢 鄭玄 注:“主每月之小計。”
(2).小計謀。《管子·霸言》:“夫爭天下者,必先爭人。明大數者得人,審小計者失人。”《魏書·劉裕傳》:“ 義隆 好行小計,扇動邊民。”
(3).指小計劃。 漢 桓寬 《鹽鐵論·論鄒》:“昔 秦始皇 已吞天下,欲并萬國,亡其三十六郡;欲達瀛海,而失其州縣。知大義如斯,不如守小計也。”
(4).指郡國的上計吏。 漢 桓寬 《鹽鐵論·疾貪》:“徭使相遣,官庭攝追,小計權吏,行施乞貸。”
(5).從低估算。 宋 陸游 《酒無獨飲理》詩:“糟丘未易辦,小計且千石。”《續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五年》:“工師造屋,初必小計,冀人易于動工,及既興作,知不可已,乃始增多。”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subtotal
成語(Idiom):小計(xiǎo jì)
發音(Pronunciation):xiǎo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小小的計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小計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小”和“計”。其中,“小”表示小的、不大的意思,“計”表示計算、算賬的意思。小計的基本含義是指進行小規模的計算或統計,也可以表示對某個事物進行初步的估算或評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小計常常用于商業、財務或統計領域,用來表示對某個項目、產品或業務的初步計算或統計。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表示對某個事物的初步估計或評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小計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或典故。它是由兩個常用的漢字組合而成,形象地表達了進行小規模計算或統計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小計是由形容詞“小”和動詞“計”組成的,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先進行小計,然后再做出決策。
2. 在確定總成本之前,我們需要先進行小計。
3. 他對這個項目的利潤進行了小計,發現還是有很大的空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小計的含義與小規模的計算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自己在進行小規模的計算或統計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關于成語的故事和用法。你可以閱讀成語詞典或參考相關的學習資料,深入了解成語的起源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今天做了一道小計,算出我的零花錢還差多少。
2. 初中生:我們小組的小計顯示,我們在比賽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3. 高中生:在做研究報告之前,我先進行了一次小計,了解了相關的數據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