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冊
成語(Idiom):鱗冊(lín cè)
發音(Pronunciation):lín c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數量多,連續不斷,像魚鱗一樣密集的冊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鱗冊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鱗”指魚鱗,表示密集的意思;“冊”指書冊,表示書籍。鱗冊形容書籍數量多,連續不斷,排列整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鱗冊常用于形容書籍、文件、文獻等數量龐大、密集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圖書館的書架上擺滿了書籍,或者辦公室桌子上堆滿了文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十三年》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齊國的公子重耳被迫流亡,他的書籍被敵人焚燒。重耳回到齊國后,為了恢復文化,他命令人們捐贈書籍。結果,捐贈的書籍如此之多,堆積如山,形成了一座座山峰。這個故事中的山峰堆積如山的書籍形成了鱗冊的意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圖書館的書架上擺滿了鱗冊般的書籍。
2. 他整理文件的速度非常快,轉眼間就整理出了一堆鱗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鱗冊”與書籍的量感聯系起來,想象大量的書籍堆積在一起形成密集的魚鱗狀,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書籍、文獻相關的成語,如“博覽群書”、“滿腹經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書柜上擺滿了鱗冊般的故事書。
2. 初中生:這個學校的圖書館有很多鱗冊,我喜歡在那里看書。
3. 高中生:我正在整理這些鱗冊一樣多的考試復習資料。
4. 大學生:我的研究論文堆積如山,像是一堆鱗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