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森
成語(Idiom):淋森(lín sēn)
發音(Pronunciation):lín s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宏亮,威嚴有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淋森一詞由“淋”和“森”兩個字組成。“淋”的意思是聲音宏亮,威嚴有力;“森”的意思是濃密、茂盛。結合在一起,成語“淋森”形容聲音的宏亮威嚴,使人印象深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演講、歌唱、演唱會等場合中聲音雄渾、威嚴有力的表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段描述,項羽在平定亂世之后,為了重振國家的威嚴,他命令士兵將戰車上的鈴鐺用細繩系在車轅上。當車轅一擺動,鈴鐺便發出嘹亮的聲音,震懾敵人,使人們對項羽的威嚴有了更深的印象。因此,“淋森”一詞由此而來,形容聲音的威嚴和震撼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聲音淋森,讓人聽后留下深刻的印象。
2. 演唱會上,歌手的高亢嘹亮的嗓音淋森地傳遍全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淋森”的發音和含義。想象一個森林中,聲音宏亮、威嚴有力的聲音在其中回蕩,使人印象深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聲音的成語,如“鏗鏘有力”、“響徹云霄”等,來豐富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的聲音淋森地響起,同學們馬上安靜下來。
2. 初中生(13-15歲):演講比賽中,他的聲音淋森有力,贏得了全場的掌聲。
3. 高中生(16-18歲):在音樂會上,歌手的高亢嘹亮的嗓音淋森地傳遍整個劇場。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領導的講話聲音淋森,讓人深感壓力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