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禮
基本解釋
[釋義]
(1) (動)客套話。請人不必拘于禮節。
(2) (動)客套話。稱自己禮貌不周到。
[構成]
動賓式:少|禮
[例句]
對不起;少禮了。(作謂語)
詳細解釋
◎ 少禮 shǎolǐ
(1) [leave out excessive courtesy] 套語
(2) 請別人不必拘于禮節
(3) 稱自己禮貌不周到
(1).客套語。謂不必拘禮。 清 洪昇 《長生殿·重圓》:“ 玉妃 少禮,請坐了。”
(2).為自謙之詞,猶失禮。
成語(Idiom):少禮(shǎo lǐ)
發音(Pronunciation):shǎo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恭敬、不客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少禮是指不恭敬或不客氣的行為舉止。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對待長輩、師長或上級不恭敬,或對待客人、朋友不禮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少禮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批評或諷刺別人的不恭敬或不客氣的行為,或者用于提醒人們要注意對他人的尊重和禮貌。在正式場合或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表現出不恭敬或不禮貌的行為,可以使用少禮來批評他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少禮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四年》中。故事講述了昭公問魯國大夫子貢:“吾欲以禮事魯,何如?”子貢回答說:“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小故;舊有大故,則不小故。”昭公聽后不滿意,認為子貢回答不客氣,于是說:“子貢少禮。”從此,少禮成為形容不恭敬或不客氣的行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少禮是一個由形容詞“少”和名詞“禮”組成的固定搭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長輩總是態度惡劣,真是少禮之人。
2. 作為一名學生,你應該懂得尊重老師,不要少禮多言。
3. 他在會議上對領導發表不恭敬的言論,真是少禮之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少禮”與“少理”進行聯想,表示不恭敬或不客氣的行為就是缺乏理性和尊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禮貌、尊重相關的成語,如尊師重道、有禮貌、恭敬不如從命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會對老師說謝謝,是不是少禮了?
2. 初中生:他對長輩說話總是不客氣,真是少禮之人。
3. 高中生:在家里,我從小就被教育要懂得尊敬他人,不要少禮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