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政
基本解釋
掌管政事的人。《書·呂刑》:“嗟!四方司政、典獄,非爾惟作天牧。” 孔 傳:“司政、典獄,謂諸侯也。” 孔穎達 疏:“汝四方主政事、典獄訟者。”
成語(Idiom):司政
發音(Pronunciation):sī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擔任官職的人對政務處理得當,能夠依法行事,治理有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司政,古代官職名,是指負責管理地方政務的官員。成語“司政”形容官員能夠依法辦事,善于治理,處理政務得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官員或領導能夠有條不紊地管理政務,善于處理各種問題的情況。也可用于贊美有能力、有經驗的管理者或領導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司政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刑法志》中,司政的職責是管理地方政務,處理民生事務。司政這個詞逐漸演變成成語,用來形容官員能夠善于治理,處理政務得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擔任司政多年,政績卓著。
2. 這位領導是一位能干的司政,能夠善于處理各種復雜的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官員在辦公桌前處理政務,手持筆,認真處理每一件事情,這樣就能夠聯想到司政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政務管理相關的詞語和成語,如“官樣文章”、“治國安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的班長像個小司政,總是能夠幫助同學們解決問題。
2. 初中生:老師是我們學校的司政,管理學校事務非常有條理。
3. 高中生:校長是一位有能力的司政,他管理學校非常出色。
4. 大學生:作為學生會主席,我要像一名司政一樣,善于管理和處理各種學生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