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栧
成語(Idiom):竿栧(gān guì)
發音(Pronunciation):gān g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農田中央的旗桿,比喻地位崇高或者人才出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竿栧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竿”指的是旗桿,“栧”指的是最高的一根木柱。這個成語比喻地位崇高,或者形容人才出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在某個領域或者團體中地位崇高的人,也可以用來稱贊某人的才能出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年》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齊國有位名叫孟嘗君的貴族,他的祖父是齊國的國君。孟嘗君年輕時就表現出非凡的才能和智慧,因此被封為齊國的大夫,地位崇高。有一天,他在田間見到一根旗桿,高度超過了其他旗桿,于是他用“竿栧”來形容這根旗桿的高峻,后來成為一個成語,用來比喻地位崇高或者人才出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詞組成,沒有其他修飾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是一根竿栧,無人能及。
2. 這位科學家被譽為科研界的竿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竿栧”聯想為一個高高的旗桿,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地位或者才能相關的成語,如“高人一等”、“出類拔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老師是我們幼兒園的竿栧,我們都很喜歡她。
2. 小學生:我爸爸在工作中是一根竿栧,得到了很多同事的尊敬。
3. 中學生:他在學校里是一個竿栧,成績優秀,還是班里的班長。
4. 大學生:這位教授是我們學校的竿栧,他的研究成果非常突出。
5. 成年人:他在行業中是一根竿栧,一直以來都是大家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