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潦
成語(Idiom):積潦 (jī liáo)
發音(Pronunciation):jī li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積水潦草,形容事物雜亂無章,不整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積潦是由“積水”和“潦草”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積水指水積聚在一處,潦草指草木叢生,雜亂無章。積潦形容事物的排列或狀態雜亂不整齊,沒有秩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積潦一詞常用于描述書寫、繪畫、整理等方面的不整齊或雜亂。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性格或行為不規矩,不講究條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積潦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王導傳》中。據說,王導是晉朝時期的一位重要官員,他在職位上非常清廉正直,對自己的行為要求也非常嚴格。有一次,王導在書寫公文時,因為事情繁忙,手忙腳亂,結果字跡潦草不整齊。后來,人們就用“積潦”來形容書寫雜亂不整齊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積潦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書房總是一片積潦,找東西都找不到。
2. 這幅畫的構圖太積潦了,看得人很不舒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積潦”與雜亂的場景聯系起來,比如想象一個房間里堆滿了雜亂的書籍和物品,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積潦相關的成語,比如“積重難返”、“積毀銷骨”等,以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書包里亂七八糟,真是積潦不整齊。
2. 初中生:我家的書房里堆滿了雜亂的書籍和文件,簡直就是積潦一片。
3. 高中生:我的作文寫得太積潦了,老師批評了我一番。
4. 大學生:這個實驗室的儀器設備擺放得太積潦了,需要整理一下。
5. 成人:我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積潦的人,需要改掉這個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