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時
基本解釋
適時;及時。 唐 韓愈 《歐陽生哀辭》:“友朋親視兮藥物甚良,飲食孔時兮所欲無妨。” 宋 岳珂 《桯史·淳熙內禪頌》:“惟我壽皇,圣孝孔時。” 明 方孝孺 《郊祀頌》:“自 唐 之衰,夷擅中國,迨于有 元 ,人胥于狄,赫赫 太祖 ,受命孔時。”
成語(Idiom):孔時
發音(Pronunciation):kǒng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適宜的時候,合適的時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孔時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孔”字表示時機、適宜的時間,“時”字表示時間。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適宜的時候,合適的時機。它強調了在正確的時間和時機下采取行動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孔時常用于描述在適當的時機采取行動的重要性。它可以用來表達在合適的時間做某事,能夠更加順利和有效地完成任務或達到目標。這個成語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合使用,如工作、學習、人際關系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孔時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確,但這個成語可能與古代儒家思想家孔子有關。孔子提倡合適的時機和正確的行動,強調人們在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情,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孔時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在等待一個孔時,以便向老板提出自己的建議。
2. 這個項目需要在孔時采取行動,否則會錯過市場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孔時”可以使用以下技巧:
1. 關聯孔子:將“孔”字與孔子的名字聯系起來,因為孔子強調合適的時機和正確的行動。
2. 創造場景:想象自己在等待一個適宜的時機,然后在這個孔時采取行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與時間有關的成語,如“光陰似箭”、“時光荏苒”等,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孔時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要等到孔時再告訴媽媽我的好成績。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告訴我們要抓住機會,因為孔時只有一次。
3. 高中生(16-18歲):在考試前的最后一周是最好的孔時來復習。
4. 大學生(19-22歲):我要在找工作的孔時投遞我的簡歷。
希望這個關于“孔時”成語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