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臺
基本解釋
東漢 嚴子陵 隱居釣魚處。在 浙江 桐廬縣 南 富春山 腰間,有東西兩臺,各高百余米。東稱 嚴子陵釣臺 ,西是 宋 末 謝翱 哭 文天祥 處。 南朝 梁 顧野王 《輿地志》:“ 桐廬縣 南,有 嚴子陵 漁釣處。今山邊有石,上平,可坐十人,臨水,名為 嚴陵釣壇 也。” 唐 譚用之 《寄王侍御》詩:“鳥盡弓藏良可哀,誰知歸釣 子陵臺 。” 宋 王自中 《酹江月·題釣臺》詞:“扁舟夜泛,向 子陵臺 下,偃帆收櫓,水闊風搖舟不定。”參見“ 富春山 ”。
成語(Idiom):子陵臺
發音(Pronunciation):zǐ líng t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孤獨無助,處境艱難,無人相助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子陵臺是古代中國的一個地名,位于今天的陜西省寶雞市。據傳,子陵臺是一個非常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經過或者居住。因此,成語“子陵臺”用來形容一個人處于孤獨無助的境地,沒有任何人能夠幫助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困境中無法得到他人的幫助或支持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感到無助和孤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子陵臺的故事并沒有具體的記載,只是通過歷史傳說流傳下來的。據說,子陵臺是一個被封建社會視為禁地的地方,很少有人敢去。因此,子陵臺成為了一個人們用來形容孤獨無助的地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子陵”和“臺”兩個詞組成,其中“子陵”指地名,表示偏僻孤獨;“臺”則表示高地或平臺。整個成語通過地名來形容一個人處于孤獨無助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里感到像是子陵臺上的孤魂一樣。
2. 在困難時,她感到自己就像是子陵臺上的一只小鳥,沒有人能夠幫助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子陵臺”與孤獨無助的狀態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個偏僻的高地上,周圍沒有任何人,感到孤獨無助的情景。可以使用這個形象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子陵臺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國的地理和社會情況。同時,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孤獨無助相關的成語,例如“獨木橋”、“孤軍奮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新學校里感到像是子陵臺上的孤魂一樣。
2. 初中生:考試前,我感到自己就像是子陵臺上的一只小鳥,沒有人能夠幫助我。
3. 高中生:面對壓力山大的高考,我感到自己就像是子陵臺上的一個人,沒有任何人能夠幫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