絆驥
成語(Idiom):絆驥 (bàn jì)
發音(Pronunciation):bàn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因小事而阻礙大事的進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絆驥這個成語中的“驥”指的是高貴的馬匹,“絆”則是指絆倒、阻礙。絆驥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因為小事而阻礙大事的進展。它形象地比喻在取得成功或取得重大進展的過程中被一些不重要的瑣事所阻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絆驥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被耽誤了重要的事情,或者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而錯失了機會。同時,也可以用來提醒人們在處理事情時要注重分清輕重緩急,不要被瑣事所困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絆驥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哀公十一年》。故事中,齊國的一位宰相派人去齊國的敵對國家晉國送禮。在路上,這個使者遇到了一位馬上有三個馬鞭的人。使者好奇地問這位馬夫為什么要用三個馬鞭。馬夫回答說,他的馬非常高貴,不用三個馬鞭就不能騎得穩。使者聽了后,就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宰相。宰相非常生氣,認為這個馬夫太過于小題大做,于是派人把馬夫請來,給他一根馬鞭,告訴他說這根馬鞭就夠了。結果,馬夫騎了一段時間后,馬匹不再穩定,最后絆倒了。這個故事表明,小事也可能對大事產生重大影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本來可以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的,可惜被一些細節問題絆驥了。
2. 這個項目的進展本來很順利,但是因為一些瑣碎的事情絆驥了。
3. 不要因為一些小問題而絆驥了你的前進步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絆驥”這個成語與馬匹相關聯來記憶。想象一匹高貴的馬匹在奔跑時被一根細小的絆腳石所絆倒,從而形象地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馬匹相關的成語,如“千里馬”、“馬到成功”等,來豐富你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本來可以在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可惜被一塊絆腳石絆驥了。
2. 初中生:我本來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的,可惜被一些瑣碎的事情絆驥了。
3. 高中生:他本來可以在選拔賽中獲得獎項的,可惜被一些小問題絆驥了。
4. 大學生:我的創業計劃本來很順利,可惜被一些細節問題絆驥了。
5. 成年人:我本來可以順利完成工作的,可惜被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絆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