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式
基本解釋
銅鑄而成的駿馬的標準式樣。《后漢書·馬援傳》:“ 援 好騎,善別名馬,於 交阯 得 駱越 銅鼓,乃鑄為馬式……馬高三尺五寸,圍四尺五寸,有詔置於 宣德殿 下,以為名馬式焉。” 元 馬祖常 《蕭姓淵善鼓琴予嘗為之作<我思操>又求予詩遂為賦<漢銅馬式歌>以送之》:“ 漢 家金銅鑄馬式,求馬相比不失一。”
成語(Idiom):馬式
發音(Pronunciation):mǎ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為舉止像馬一樣高傲、驕矜自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式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像馬一樣高傲、驕矜自滿。這個成語源于古代中國的農耕社會,馬在古代中國是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和農耕工具,常常被人們用來形容高傲自大的人。馬式的人通常以自己為中心,不愿意屈服于他人,且對自己的能力和成就過于自信,對他人的意見和批評不屑一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式這個成語常常用于貶義的語境中,用來批評那些過于自負和自大的人。可以用在描述個人行為或者評論他人時,表示對對方驕傲自滿的不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馬式的具體故事并不多見,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農耕社會。在古代,馬是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和農耕工具,被人們廣泛使用。因此,馬被用來形容高傲自大的人,成為了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馬式是由“馬”和“式”兩個字組成的。其中,“馬”表示馬的特點,代表高傲自大;“式”表示方式、樣式,代表行為舉止。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這個成語的意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自己的能力過于自信,總是擺出一副馬式的樣子。
2. 這個演員因為一次成功的表演而驕傲自滿,變得越來越馬式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馬有關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高傲自大的馬在炫耀自己的美麗和力量,這樣可以幫助記住馬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馬有關的成語,比如“騎虎難下”和“馬到成功”,可以幫助擴展對馬式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一直得第一名,變得越來越馬式了。
2. 初中生:他因為考了滿分而得意洋洋,擺出一副馬式的樣子。
3. 高中生:他在比賽中表現出色,但他的馬式舉止讓人感到不悅。
4. 大學生:他在工作中總是擺出一副馬式的樣子,不愿意接受別人的建議。
5. 成年人:他的成功讓他變得馬式,對他人的意見不屑一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