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薅
成語(Idiom):苗薅(miáo hāo)
發音(Pronunciation):miáo h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小人偷竊、侵吞財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苗薅是一個漢語成語,由兩個詞組成。苗,指小草剛長出來的嫩芽;薅,指用手拔取。引申為偷竊、侵吞財物的意思。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小人偷竊他人的財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苗薅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小偷、騙子等不法之徒的行為。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貪污腐敗的官員或者其他侵吞公共財物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苗薅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個貪婪的小偷,他常常偷竊別人的財物。有一天,他看到一片田地上長出了一片嫩苗,心生貪念,想把這片苗薅走。他小心翼翼地伸手去拔苗,卻被田主發現并抓住了。從此以后,人們用“苗薅”來形容小人偷竊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苗薅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動詞是薅,賓語是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苗薅的小偷,經常偷竊他人的財物。
2. 這個官員貪污腐敗,苗薅公款已經被揭發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小偷正在偷竊一片嫩苗,然后被抓住的情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苗薅是一個負面的成語,可以與其他正面的成語進行對比學習,例如“廉潔奉公”、“忠誠正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發現有人在苗地里苗薅,他趕緊去告訴了田主。
2. 初中生:我們應該警惕苗薅行為,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
3. 高中生:這個官員被揭發苗薅公款,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4. 大學生:在社會上,苗薅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我們應該堅決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