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瘦
成語(Idiom):枯瘦
發音(Pronunciation):kū s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體瘦弱、干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枯瘦指人的身體非常瘦弱,肌肉消瘦,皮膚干燥,看起來像是干癟了一樣。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非常瘦弱,沒有精神和活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枯瘦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身體狀況非常差,或者形容一個人面容憔悴,沒有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因為疾病、貧困等原因而體態瘦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枯瘦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宣公十五年》:“若以枯瘦,且毋食五谷。”這句話形容了一個人非常瘦弱,連五谷都不吃。后來,人們將“枯瘦”這個詞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瘦得像是干癟了一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枯瘦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形容詞的順序不能顛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病了一個月,現在看起來真是枯瘦如柴。
2. 這位老人年紀雖大,但身體卻非常枯瘦,讓人感到心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因為長時間沒有吃飯而非常瘦弱,皮包骨頭,就像是干癟了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對枯瘦的理解,例如“面黃肌瘦”、“骨瘦如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8歲):她病了很久,現在看起來真是枯瘦如柴。
初中生(14歲):這位老人雖然年紀大,但是身體卻非常枯瘦,讓人感到心疼。
高中生(17歲):他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時期,現在變得枯瘦不堪,看起來非常憔悴。
大學生(20歲):他在減肥期間只吃水果和蔬菜,結果變得枯瘦如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