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敍
基本解釋
亦作“記敘”。亦作“ 記序 ”。用文字敘述。《禮記·文王世子》“是故圣人之記事也” 唐 孔穎達 疏:“記序前代之事也。” 宋 鄭剛中 《畫記》:“為之記敍,時讀之,如見畫馬。” 清 珠泉居士 《續(xù)板橋雜記·緣起》:“至于聞見無多,記敍譾陋,續(xù)貂之病,閲者原之。” 夏丏尊 葉圣陶 《文心》二十:“即使根據(jù)實事,也不像敘事文那樣記敘了實事便完事,還得含有其他的東西在里頭。”
成語(Idiom):記敍(jì xù)
發(fā)音(Pronunciation):jì x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記述事情的經過或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記敍是一個動詞短語,由“記”和“敍”兩個漢字組成。記指記錄、記憶,敍指敘述、敘述。記敍指的是通過文字或口述方式描述事情的經過或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記敍通常用于描述事件、故事、經歷等。在口頭交流或書面表達中,可以用來敘述個人經歷、歷史事件、小說情節(jié)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記敍這個成語起源于古代中國。古人在沒有文字記錄的時代,通過口頭傳承的方式來記述事情的經過。隨著文字的發(fā)展,人們開始使用筆墨記錄和傳承知識和經驗,記敍成為一種重要的文化傳統(tǒng)。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記敍由兩個漢字組成,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生動的語言記敍了自己的冒險經歷。
2. 這本書詳細記敍了那個時代的歷史事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住記敍這個成語,可以將“記”字和“敍”字分開記憶。記住“記”字表示記錄、記憶,而“敍”字表示敘述、敘述。通過將這兩個含義聯(lián)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如何用合適的語言和結構進行記敍是提高寫作和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一步。可以通過閱讀優(yōu)秀的敘事作品、寫作練習和口語交流來提升記敍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用畫筆記敍了我去動物園的經歷。
2.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用英語記敍一篇關于假期的文章。
3. 高中生:這本小說以第一人稱記敍了主人公的成長故事。
4. 大學生:在演講比賽中,選手們需要用清晰的語言記敍自己的觀點和論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