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造惡不悛
發音(Pronunciation):zào è bù q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壞人做了壞事后,不悔改,繼續做壞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造惡不悛是一個由四個字組成的成語,每個字的含義分別是“造”(做)、“惡”(壞)、“不”(不)、“悛”(悔改)。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做了壞事后,不悔改,繼續做壞事。它形容壞人為非作歹,不思悔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造惡不悛可以用來形容那些一再犯錯,卻不思悔改的人。比如,一個人多次被警告過違法行為,但仍然繼續犯錯,就可以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王莽篡權后,他的弟弟王邑作為王莽的親信,幫助王莽實施了許多惡政。然而,王邑的兒子王修卻不贊同他父親的行為,經常勸說他改正錯誤。然而,王邑不僅不聽王修的勸告,還將王修趕出家門。后來,王莽倒臺后,王邑被判處死刑,而王修則被任命為官。這個故事中的王邑就是一個典型的“造惡不悛”的人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多次犯錯,卻始終造惡不悛。
2. 這個人已經被警告過了,但他還是造惡不悛,繼續做壞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制造惡行后,面對自己的行為毫不悔改,繼續做壞事的場景。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造惡不悛”相關的成語,如“罪惡滔天”、“作惡多端”等。這些成語都是形容壞人行為的描述,通過學習這些成語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它們。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老是欺負別人,就是一個造惡不悛的人。
2. 初中生:那個學生作弊被老師抓到后,還是繼續作弊,真是造惡不悛。
3. 高中生:他多次被警告過不要吸煙,但他還是造惡不悛,繼續吸煙。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