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息
成語(Idiom):機息
發音(Pronunciation):jī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機會稍縱即逝,不容錯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機息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機”和“息”。機指的是機會,息指的是停止。這個成語形象地表達了機會來臨時稍縱即逝,一旦錯過就無法再得到的意思。它警示人們要珍惜機會,抓住每一個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機息常常用來形容機會來臨的短暫性,提醒人們要警覺并及時行動。它可以用于各種場合,例如工作、學習、投資等,都需要抓住時機,否則就會錯失良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機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郊祀志上》中。相傳古代有一個叫楊震的人,他曾經是劉秀的部下,后來被劉秀任命為潁川太守。楊震非常勤奮,白天工作忙碌,晚上仍然堅持學習。有一天,他在夜晚讀書時,突然聽到外面有馬蹄聲,他停下來聽,發現是皇帝劉秀駕馬經過。楊震連忙放下書本,迎接劉秀。劉秀問他為什么在夜晚還在讀書,楊震回答說:“機會來臨時稍縱即逝,我不能錯過學習的機會。”劉秀聽后非常贊賞,因此楊震成為劉秀心目中的得力助手。這個故事傳承下來,形成了成語“機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機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錯過了一次機會,現在后悔不已,真是機息啊。
2. 這個項目的投資機會非常有限,一旦錯過就再也沒有了,我們要抓住機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機”字與“機會”聯系起來,將“息”字與“停止”聯系起來,形象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此外,可以將“機息”與“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個諺語進行對比,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機息”這個成語的同時,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機會相關的成語,如“機會主義”、“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等,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一直等待著一個機會,但是它來得很快,也走得很快,真是機息啊!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要珍惜學習的機會,因為機會稍縱即逝,一旦錯過就無法再得到。
3. 高中生(16-18歲):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要時刻保持警覺,抓住每一個機會,不要讓機息從指間溜走。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在職場中,機會來臨的時間很短暫,我們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果斷的行動,抓住機息,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