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惜
成語(Idiom):貪圖安逸
發音(Pronunciation):tān tú ān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追求舒適、享樂,不愿意付出努力或承擔責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貪圖安逸是指人們追求舒適、享樂的心理傾向,不愿意付出努力或承擔責任,往往導致自己的能力和素質無法得到提升,也無法取得更大的成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只追求享樂而不肯努力工作的人。在工作場合中,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不愿意承擔責任或逃避困難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有一個叫李時中的人,他非常喜歡舒適和安逸的生活,不愿意做任何努力或承擔責任。他總是追求享樂,不思進取。因此,人們就用“貪圖安逸”來形容這種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貪圖安逸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貪”、“圖”和“安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貪圖安逸,從不愿意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奮斗。
2. 這個人總是貪圖安逸,不愿意承擔任何責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坐在舒適的沙發上,貪圖著安逸,不愿意離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文章或新聞,了解更多關于貪圖安逸的例子和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貪圖安逸,不愿意做作業。
2. 初中生:有些同學貪圖安逸,不愿意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3. 高中生:一些學生貪圖安逸,不愿意努力學習,導致成績下降。
4. 大學生:一些大學生貪圖安逸,不愿意參加社會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