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團
基本解釋
清 末我國北方人民自發組織的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團體。原名“義和拳”,開始活動于 山東 ,不久擴展到北方各省。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我國時,義和團奮起抗擊,給帝國主義以沉重打擊。后在八國聯軍和 清 政府聯合進攻下失敗。參見“ 義和拳 ”。
英文翻譯
1.boxer
義和團(Yì hé tuán)
發音(Yì hé t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義和團是指中國清朝末年的一支民間組織,主要活動于19世紀末的北方地區。他們主張反對外國侵略,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義和團是一個由農民和手工業者組成的組織,他們信奉宗教,相信通過特殊儀式和法術可以獲得神靈的保護力量。他們認為外國侵略者是邪惡的,并且相信只有通過暴力手段才能驅逐他們。義和團成員經常進行武裝訓練和宗教儀式,以增加他們的力量和信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義和團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群人為了共同的目標或利益而團結起來,不惜采取極端手段去實現。它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組織或團體的活動與宗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義和團的活動源于中國清朝末年,當時中國面臨著外國列強的侵略和割地讓利的壓力。許多農民和手工業者感到憤怒和無助,于是他們組成了義和團來抵抗外國侵略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義和團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其中“義”表示正義,道義;“和”表示團結,和睦;“團”表示團體,組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社區的居民組成了一個義和團,一起抗議政府的不公。
2. 這個學校的學生們團結起來,成立了一個義和團,為了改善校園環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義和團的活動和宗旨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群人團結在一起,手牽手,共同抵抗外來的侵略者,為了維護正義和民族尊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清朝末年的歷史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義和團運動的背景和影響。你也可以了解其他類似的歷史事件,比如太平天國運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們班級的學生們組成了一個義和團,一起保護環境。
初中生:我們班級的學生們團結起來,組成一個義和團,為了改善學校的圖書館。
高中生:學生會成立了一個義和團,一起爭取學生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