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辟
基本解釋
(1).諸侯。《書·洛誥》:“汝其敬識百辟享,亦識其有不享。” 孔 傳:“奉上謂之享。言汝為王,其當敬識百君諸侯之奉上者,亦識其有違上者。”《國語·魯語上》:“其 周公 、 太公 及百辟神祗實永饗而賴之。” 韋昭 注:“辟,君也。”《文選·張衡<東京賦>》:“然后百辟乃入,司儀辨等,尊卑以班。” 薛綜 注:“百辟,諸侯也。”
(2).百官。《宋書·孔琳之傳》:“ 羨之 ( 徐羨之 )內居朝右,外司輦轂,位任隆重,百辟所瞻。”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詩:“閶闔晨開朝百辟,冕旒不動香煙碧。” 宋 蘇軾 《代普寧王賀冬表》:“臣猥以暗弱,仰荷誨憐,敢先百辟之朝,以祝萬年之壽。”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昔人稱 謝太傅 ( 謝安 )功高百辟,心在一邱。”
成語(Idiom):百辟(bǎi pì)
發音(Pronunciation):bǎi p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威力無窮,無所不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百辟意為“百害皆除”,表示具有無窮的威力,能夠消除一切害處或難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種力量或手段具有強大的威力,可以解決各種問題或困難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天下》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農夫遇到了一只能夠百毒不侵的白蠟燭。農夫將白蠟燭帶回家中,用它點燃了房屋,結果房屋內的一切害蟲都被燒死了。這個故事形象地表達了百辟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智慧和勇氣使他成為百辟之才。
2. 這種新藥能夠百辟各種疾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百辟與“百害皆除”相聯想,形象地表達了百辟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百辟相近的成語,如“百折不撓”、“百發百中”等,進一步擴展對于力量和效果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的力量就像百辟一樣,能夠解決所有的難題。
初中生:這種技術能夠百辟各種病毒的侵襲。
高中生:他的才華和智慧使他成為百辟之人,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夠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