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侯
成語(Idiom):貫侯
發音(Pronunciation):guàn h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貫穿始終,一貫如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貫侯源自《左傳·僖公十一年》:“貫之子曰貫侯,曰貫之子曰貫侯。”意為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始終如一,沒有改變。形容一個人的品德、行為等始終如一,不變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一貫如一,沒有改變。可以用來夸獎一個人的品德高尚,為人正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十一年》記載了一個叫貫侯的人,他的言行始終如一,沒有變化。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貫侯”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貫侯,言行始終如一。
2. 她是一個非常值得信賴的人,她的品德一直都是貫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貫侯”聯想成一個人走在一條筆直的道路上,始終如一,沒有改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言行一致”、“一脈相承”等。
2. 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文化和歷史的知識,以便更好地理解成語的背景和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貫侯,上課從不遲到,作業從不拖延。
2. 初中生:她的友誼是貫侯的,從小學到初中,一直都是對朋友真誠和善良。
3. 高中生:他在學習上一直是一個貫侯,從不偷懶,每天都認真復習。
4. 大學生:他的志向一直是貫侯的,從大一開始就立下了自己的目標,并一直努力追求。
這樣的學習指南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成語,并且舉例可以幫助學生將成語運用到實際場景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