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占之書
基本解釋
指讖書。《后漢書·張衡傳》:“律歷、卦侯、九宮、風角,數有徵效,世莫肯學,而競稱不占之書。” 李賢 注:“謂競稱讖書也。”
成語(Idiom):不占之書
發音(Pronunciation):bù zhàn zhī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占便宜、不占別人的便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一個人不會利用別人的弱點或者情況來占取自己的利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有高尚的品德,不會利用別人的困境來謀取私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這個成語的起源,目前沒有確切的故事或傳說。不過,這個成語的意義在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強調了人們應該守正不欺、不占別人的便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不”、“占”、“之”、“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很正直的人,從來不會占別人的便宜,真是一本不占之書。
2. 這位老師的品德很高尚,他從不利用學生的弱點來占取私利,可以說是一本不占之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與“書”字聯系起來,想象一個正直的人寫著一本不占之書,表達出他不會利用別人的弱點來謀取私利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的誠信和道德觀念,了解其他與這個成語相關的成語或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從不占別人的便宜,就像一本不占之書。
2. 初中生:作為班級的學習委員,我要保證公平,不占別人的便宜,做一個不占之書。
3. 高中生:在考試中,我從不作弊,不占別人的便宜,要做一個不占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