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儒
基本解釋
以儒學為業。 唐 戴叔倫 《南野》詩:“家世素業儒,子孫鄙食祿?!?魯迅 《墳·我之節烈觀》:“直到 宋 朝,那一班‘業儒’的才說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話?!?/p>
成語(Idiom):業儒(yè rú)
發音(Pronunciation):yè r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力高強的儒者,也用來形容學識淵博、有德行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業儒一詞源于《孟子·公孫丑上》:“業者乎!業者乎!獨立不群,吾何以觀之哉?”意指儒者應該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不隨波逐流。業儒既指能力高強的儒者,也指學識淵博、有德行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學識淵博、有德行的人,也可以用于贊揚某人在特定領域中的專業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業儒一詞的故事起源于孟子與公孫丑的對話。公孫丑是一個有學問的人,但他追隨權勢,沒有獨立的見解,孟子對他說:“業者乎!業者乎!獨立不群,吾何以觀之哉?”意思是說,作為儒者,應該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不應該隨波逐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業儒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業”和“儒”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業儒,對歷史、文學都非常精通。
2. 這位科學家是業儒中的佼佼者,他的研究成果獲得了國際認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業儒”與“業務儒雅”進行聯想,業儒指的是在某個領域內有深厚學識和專業能力的人,而業務儒雅則指的是在工作中既能專業出色,又能保持優雅的風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以及與儒家有關的經典著作,如《論語》、《孟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的業儒,數學成績一直都是全年級第一。
2. 初中生:他是一位業儒,不僅在學業上出類拔萃,還是學校的樂隊指揮。
3. 高中生:他是一位業儒,對文學和歷史都有深入的研究,是我心中的學術偶像。
4. 大學生:他是一位業儒,不僅在專業領域有很高的造詣,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5. 成年人:他是一位業儒,他的專業知識和道德修養使他成為了我們公司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