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轍
成語(Idiom):返軼(fǎn zhé)
發音(Pronunciation):fǎn z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情的發展出現了逆轉,與原來的情況相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返軼源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月氏貴人坐車而返,車軸折,貴人以為兇,君子以為吉。”意思是發生了不幸的事情,反而會帶來好運。后來,返軼逐漸演變為返軼,意思是事物發展的方向和原來的預期相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返軼多用于描述事物發展出現逆轉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事情的發展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或者預期的結果與實際相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返軼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個真實事件。據《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記載,月氏貴人坐車返家時,車軸折斷了。貴人以為這是一個不祥的征兆,但是君子卻認為這是吉兆,因為車軸的折斷意味著貴人將會得到更好的車輛。這個故事中的車軸折斷逆轉了貴人的預期,但卻帶來了好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返軼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返”和名詞“軼”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本來以為這場比賽會輸,誰知道最后返軼,獲得了冠軍。
2. 這個項目一開始進展很順利,但是后來卻返軼了,出現了很多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軸”字聯想記憶返軼的意思。車軸折斷的意外事件使得事情發生了逆轉,與原來的預期相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逆水行舟”,表示在逆境中努力前進;“事與愿違”,表示事情發展與原來的愿望相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3-6歲):小明本來以為下雨天不能出去玩,誰知道天氣返軼,陽光出來了。
2. 小學生(7-12歲):我原以為這次考試會很難,但是結果返軼,我考得很好。
3. 初中生(13-15歲):他原本以為這個計劃會成功,但是最后返軼,失敗了。
4. 高中生(16-18歲):她本來以為能夠被大學錄取,但是最后返軼,沒有被錄取。
5.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他原本以為這個項目會成功,但是最后返軼,導致虧損了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