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靡
成語(Idiom):施靡
發音(Pronunciation):shī m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行動迅速、干練,不拖泥帶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施靡是由“施”和“靡”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施”意為施展、施行,表示行動;“靡”意為翻轉、傾覆,表示迅速。施靡一詞形容一個人行動迅速、干練,不猶豫拖延,有決斷力和行動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施靡一詞多用于形容一個人處理事情果斷、迅速,不拖泥帶水。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中處理問題的態度,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生活中處理事務的方式。這個成語常用于贊揚一個人的能力和效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施靡一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當時,晉國的襄公被圍困在城中,周圍的人都對他的處境感到擔憂。而襄公的弟弟介子推卻表現得非常冷靜和果斷,他說:“城中食盡,城外食盡,不如出戰。”他的意思是,無論城中還是城外的食物都已經用盡,不如果斷出戰。襄公聽后大為贊賞,并采納了他的建議。這個故事表達了施靡的含義,即果斷行動,不拖泥帶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施靡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施靡,從不拖延。
2. 她處理問題的方式非常施靡,總能迅速找到解決辦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施靡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行動時非常迅速、干練,就像施展翅膀一樣飛快地行動。將這個形象與施靡的發音“shī mǐ”聯想在一起,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施靡意思相近的成語,如“雷厲風行”、“迅猛如雷”等。這些成語都形容一個人行動迅速、果斷,可以加深對施靡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總是施靡,不拖延。
初中生:為了趕上最后一班公交車,他施靡地跑到車站。
高中生:面對考試的壓力,他施靡地準備,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