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基本解釋
◎ 印度 Yìndù
[India] 位于南亞次大陸的國家,與中國、緬甸、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接壤,東瀕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南與斯里蘭卡、馬爾代夫隔海相望,面積297.4萬平方公里,人口7.3億,首都新德里。古稱“天竺”
一白酋督印度卒。——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英文翻譯
1.India; Indian; ind-; indo-
成語(Idiom):印度
發音(Pronunciation):yìn d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遙遠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印度是中國古代對印度地區的稱呼,因為印度與中國相距甚遠,所以在成語中用來表示遙遠的地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地理上的遙遠,也可以用來形容時間上的遙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印度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十五年》這篇文章中。當時,楚國要派人去印度拜見印度國王,但是因為印度與中國相距甚遠,所以被認為是個遙遠的地方。后來,人們就用“印度”來形容遙遠的地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印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方離我家太遠了,簡直就是印度。
2. 我們的相遇像兩個人從印度走到中國一樣不容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印度與中國之間的距離很遠,所以用來形容遙遠的地方。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印度的文化、歷史和地理知識,以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住的地方離學校很遠,就像印度一樣遙遠。
2. 初中生:我夢想有一天能去印度旅游,感受異國風情。
3. 高中生: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像印度一樣遙遠,我無法找到確切的解決方法。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我希望能有機會去印度交流學習,開闊自己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