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字庫
基本解釋
明 代內府十庫之一。專儲銅鐵、獸皮等物,以備御用。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丁字庫,每歲 浙江 等處辦納生漆、桐油紙……建鐵等件,以備御用監,內官監奏準領取。”《明史·食貨志三》:“內府凡十庫……丁字庫,貯銅鐵、獸皮、蘇木。”
成語(Idiom):丁字庫
發音(Pronunciation):dīng zì k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的是形狀像“丁”字的倉庫或庫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丁字庫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倉庫或庫房的形狀像“丁”字。它可以用來形容倉庫的布局合理,利用空間充分,使得存放物品更加有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倉庫或庫房的形狀和布局,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的形狀或結構合理、有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丁字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倉儲技術。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和物流系統不發達,倉庫的布局和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丁字庫的形狀可以使得倉庫的存放空間最大化,便于管理和取用物品。因此,人們將形狀像“丁”字的倉庫稱為丁字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丁字庫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丁”、“字”和“庫”。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倉庫的布局像丁字庫一樣,非常合理。
2. 他的辦公室就像一個丁字庫,每樣東西都放得井井有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丁”字的形狀與倉庫的布局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另外,可以將“丁字庫”與“倉庫布局合理”這個意義進行關聯,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倉儲技術的知識,以及其他與倉庫或庫房相關的成語,如“屋漏偏逢連夜雨”、“門可羅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儲物室就像一個丁字庫,每個角落都被利用得很好。
2. 初中生:這個圖書館的書架布局得像一個丁字庫,讓人很容易找到想要的書。
3. 高中生:這個實驗室的儀器擺放得像一個丁字庫,每個儀器都有固定的位置,很有序。
4. 大學生:這個倉庫的貨物擺放得像一個丁字庫,非常整齊,方便管理。
5. 成年人:這個公司的辦公室就像一個丁字庫,每個員工的工位都安排得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