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戶
成語(Idiom):隸戶(lì hù)
發音(Pronunciation):lì 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受制于人、受人驅使的家奴或仆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隸戶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隸”意為受制于人,第二個字“戶”指家奴或仆人。隸戶形容一個人完全被他人控制,沒有自由意志,只能被人驅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隸戶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處于非常被動或受制約的狀態,毫無自主權和主動權。可以用于描述個人、團體或國家在某種情況下完全被他人支配或操控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準書》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秦始皇時期的一位官員隸屬于一個非常殘暴的官員。這位官員不僅對隸屬于他的人嚴苛無情,還屢次施行殘暴的刑罰。因此,隸屬于這位官員的人們就被稱為“隸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就像個隸戶,無法做出任何決策。
2. 這個國家長期以來一直是其他國家的隸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隸戶”與被束縛、被控制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可以想象一個人被繩子捆綁住,完全失去了自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隸屬”、“隸言”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不想成為一個隸戶,我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2. 初中生(13-15歲):他在班上就像個隸戶,總是被老師指使來做瑣碎的事情。
3. 高中生(16-18歲):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不能成為別人的隸戶,要有自己的主見和獨立思考能力。
4. 大學生(19-22歲):工作之后,我們不想成為公司的隸戶,要有自己的事業規劃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