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事
基本解釋
(1).猶成事,謂做某事至于成功。《公羊傳·僖公元年》:“救不言次,此其言次何?不及事也;不及事者何? 邢 已亡矣。” 三國 魏 曹植 《辯道論》:“臣年十三而失明,父母哀其不及事,教臣鼓琴。” 唐 韓愈 《復志賦》:“欲奔走以及事兮,顧初心而自非。”
(2).猶及笄。 宋 范仲淹 《竇諫議錄》:“﹝ 禹鈞 ﹞祝付妻曰:‘養育此女,及事日,當求良匹嫁之。’”
成語(Idiom):及事
發音(Pronunciation):jí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及事指及時處理事情,不拖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及事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及”和“事”兩個字組成。其中,“及”表示“到達”、“達到”之意,“事”表示“事情”、“事務”。成語的意思是指及時處理事情,不拖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及事多用于勸誡他人要及時處理事情,不要拖延。也可以用來形容自己做事迅速、高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是它的含義和使用場景都與人們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事情需要處理,如果拖延不及時解決,可能會帶來麻煩。因此,及時處理事情成為一種重要的品質和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及事”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你要學會及事,不要總是拖到最后一刻才處理。
2. 領導交給的任務要及時完成,要懂得及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成語“及事”。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處理事情時,迅速地抓住事物的尾巴,及時解決問題,不拖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及事相關的成語,如“及早”、“及時”等,擴展對及事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及事完成作業,不拖到晚上。
2.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及事復習,不要等到考試前才開始。
3. 高中生:我及事報名參加了學校的英語演講比賽。
4. 大學生:要在工作中及事,不能拖延任務的完成。
5. 成年人:處理工作上的問題要及事,不能拖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