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際
基本解釋
八方邊遠之地。《晉書·姚泓載記論》:“晦重氛於六漠,鼓洪流於八際。” 宋 范仲淹 《皇儲資圣頌》:“神武不殺,天開八際,皇宗之德也。”
成語(Idiom):八際(bā jì)
發音(Pronunciation):bā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膽量或氣魄極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八際源自《左傳·哀公十一年》:“君子八際而作,小人一際而事。”八際指的是天地四方和上下四隅,表示廣闊無邊。成語八際形容人的膽量或氣魄極大,意思是君子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從容自若,而小人只能在狹小的范圍內處理事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八際一般用于形容人的膽量或氣魄,可以用來贊美有膽識、氣魄大的人。例如在演講、辯論等場合,可以形容演講者或辯論者的氣勢雄偉,膽量過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八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這是一本記載春秋時期歷史的書籍。在《左傳·哀公十一年》中,描述了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君子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從容自若,而小人只能在狹小的范圍內處理事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八際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困境中展現出了八際的氣概。
2. 這位年輕的企業家敢于冒險創業,真是八際之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八際與廣闊的天地四方和上下四隅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站在廣闊無邊的地方,展現出膽量和氣魄極大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八面玲瓏、八仙過海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勇敢地跳下了高臺,真是個八際的小勇士。
2. 初中生:面對困難,我們應該像八際一樣堅定不移地迎接挑戰。
3. 高中生:只有八際的人才能在逆境中保持樂觀和積極的態度。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有八際的膽量去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