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蓮曲
成語(Idiom):采蓮曲
發音(Pronunciation):cǎi lián q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采蓮時,因為專注于采摘蓮花而忘記了回家的路,比喻人迷失方向或迷失自己的本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采蓮曲源自《楚辭·離騷》中的一首古代詩歌。詩中描述了屈原采蓮時迷失方向的情景。成語“采蓮曲”借指人們在追求某種目標時,因為專注于追求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或價值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迷失方向、迷失自我、迷失目標等情境。常用于文學作品、演講、散文等表達對人生迷茫的描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采蓮曲”最早出現在《楚辭·離騷》中。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他的詩歌以抒發自己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而聞名。《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采蓮曲”這一章節描述了屈原采蓮時迷失方向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采蓮曲”由三個字組成,分別是“采”、“蓮”和“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職場上采蓮曲,總是忙于追求成功,卻忽略了家庭的重要性。
2. 這部電影通過主人公的故事,展現了一個人如何從迷失自我的狀態中走出,實現自我救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采蓮曲”中的“采蓮”和“迷失方向”。想象自己在采蓮時迷失了方向,從而形成對這個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楚辭·離騷》中的其他章節,了解屈原的思想和詩歌創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在追求游戲得分時,陷入了采蓮曲,忘記了學習的重要性。
2. 初中生:他在追求流行時尚時,陷入了采蓮曲,忽略了自己的個性和價值觀。
3. 高中生:她在追求高分的同時,陷入了采蓮曲,忘記了培養興趣和全面發展自己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