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狀
格狀(gé zhuàng)
發音(Pronunciation):gé zhu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外形整齊、有條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格狀是由“格”和“狀”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格指格子,狀指形狀。表示外形整齊、有條理,形容事物有規律、有秩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事物的外形、結構或布局??梢杂脕硇稳輹麧嵱行?、文件整齊擺放、人的儀表整齊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格狀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故事中,晉國的公子重耳因為被父親所厭惡,被迫流亡他鄉。在流亡期間,他遇到了一個名叫樊於期的人,樊於期對他非常好,幫助他解決了許多困難。重耳感激之余,對樊於期說:“吾與子為契,子事我如此,我事子如彼,使吾得以安居樂業,吾與子之契可謂格狀。”意思是說他們之間的契約就像格子一樣整齊有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格狀是一個形容詞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書的內容安排得格狀有序,讀起來非常舒服。
2. 她的儀表整潔有序,看起來格狀一新。
3. 這個辦公室的文件整齊擺放,看起來格狀有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格子狀的圖案,將事物的整齊有序和格子狀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整齊有序相關的成語,如“井然有序”、“井井有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書包里的文具都整齊地放在格狀的小袋子里。
2. 初中生:老師要求我們把作業本格狀地擺放在桌子上。
3. 高中生:圖書館里的書架上書籍整齊地排列,形成了一個格狀的圖案。
4. 大學生:實驗室里的儀器設備擺放得整整齊齊,形成了一個格狀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