襃敘
成語(Idiom):抱殘守缺(bào cán shǒu quē)
發音(Pronunciation):bào cán shǒu qu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固執地保持舊觀念、舊勢力、舊習俗,不愿意改變或放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抱殘守缺是由“抱”和“殘守缺”組成。抱意為緊緊抱住,殘守缺意為保留殘缺和缺陷。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固執地抱住舊的東西不放,不愿意改變或放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抱殘守缺通常用來批評那些固執己見,不愿意接受新觀念或改變的人。它可以用于描述個人、組織或社會在面對變革時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抱殘守缺的具體故事起源并不明確,但這個成語的意義和用法在中國文化中有著深厚的歷史根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抱殘守缺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和兩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抱殘守缺,一直拒絕使用新的科技產品。
2. 這個組織抱殘守缺,不愿意改變過時的管理方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個人緊緊抱住一些殘破的東西不放,形象地描繪了抱殘守缺的含義。你可以通過將這個形象與成語的發音和含義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文化中的成語和其背后的故事,可以深入理解中國人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抱殘守缺,不愿意嘗試新的游戲。
2. 初中生:有些老師抱殘守缺,不愿意使用電子教學工具。
3. 高中生:一些學生抱殘守缺,不愿意接受新的學習方法。
4. 大學生:有些人抱殘守缺,不愿意接觸不同的學科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