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祿
基本解釋
(1).猶多福。《詩·小雅·天保》:“罄無不宜,受天百祿。”《隋書·音樂志中》:“降斯百祿,惟響惟應。” 唐 白居易 《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銘》序:“自佐邑從軍,連牧二郡,不以寒暑而易其心,宜乎荷百祿,號良二千石也。”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頒行詔書》:“速即丟魔鬼,歸親爺,方可受天百祿也。”參見“ 百福 ”。
(2).小兒出生滿百日舉行的賀宴。《再生緣》第二十回:“媳婦們俱坐罷,今日孫兒百祿,友戚齊臨,可謂合歡矣!”參見“ 百晬 ”。
成語(Idiom):百祿
發音(Pronunciation):bǎi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百祿指的是百貨、各種商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百祿是由“百”和“祿”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百”表示眾多、各種各樣的意思,“祿”則表示貨物、商品的意思。百祿指的是各種商品和貨物的聚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百祿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市場上各種商品琳瑯滿目、種類繁多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豐富多樣的物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百祿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商貿時期。在古代,人們在市場上買賣商品,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眼花繚亂,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百祿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屬于形容詞性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商場里的百祿琳瑯滿目,讓人應接不暇。
2. 他家的店里貨品豐富,真是百祿齊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百祿”與眾多商品的形象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自己走進一家商場,看到琳瑯滿目的各種商品,這就是百祿。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商貿的發展歷程,以及古代市場的特點和商業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去超市買東西,看到了百祿。
2. 初中生:在古代的集市上,人們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百祿。
3. 高中生:這個商場里的百祿琳瑯滿目,真是讓人眼花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