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抱屈銜冤
發音(Pronunciation):bào qū xián y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懷不滿,承受冤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抱屈銜冤是指心中感到委屈和冤屈,但不敢或無法表達出來,只能默默忍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遭受冤屈的人,表達內心的不滿和無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抱屈銜冤這個成語來自于《左傳·昭公十一年》:“君子之居,莫如躬耕。庶人之居,莫如躬屈。”意思是說,君子居處,最好是親自耕種田地,而庶民居處,最好是能夠忍受屈辱。后來,這個成語演變為形容人們在遭受冤屈時,只能默默忍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是“抱屈銜冤”,其中“抱屈”表示心懷不滿,感到委屈,“銜冤”表示承受冤屈。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抱屈銜冤,無法平息內心的不滿。
2. 在面對冤屈時,她選擇了抱屈銜冤,沒有表達出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抱屈銜冤”與“心懷不滿,承受冤屈”這個含義進行聯想,形象地想象一個人心中充滿了委屈和冤屈,但卻無法表達出來,只能默默忍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委屈求全”、“含冤莫白”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在學校受到了冤屈,但我選擇了抱屈銜冤。
中學生:他被誤解了,卻選擇了抱屈銜冤,沒有解釋清楚。
大學生:面對不公平的待遇,他選擇了抱屈銜冤,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