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魄
基本解釋
(1).指月初生或圓而始缺時不明亮的部分。亦泛指月亮,月光。《漢武帝內(nèi)傳》:“致日精得陽光之珠,求月魄獲黃水之華。” 唐 李商隱 《街西池館》詩:“疎簾留月魄,珍簟接煙波。” 元 柯九思 《送林彥清歸永嘉》詩:“遙瞻 廣寒殿 , 素娥 正憑闌。白兔擣月魄,指顧成神丹。”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日月合璧……旋見一紅一黑者,大如車輪,并行而上,不差累黍。紅者,熾若火毬,光華四射;黑者,色甚晦,暗如潑墨,蓋即晦夜之月魄也。” 章炳麟 《四感論》:“又觀月魄與海水者,終日折旋,而今月之明,不能加于古月;今潮之盛,不能過于古潮。安得所謂進(jìn)化者。”
(2).道教語。以日為陽,稱日魂;以月為陰,稱月魄。
成語(Idiom):月魄(yuè pò)
發(fā)音(Pronunciation):[yuè p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月亮的光輝。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月魄是一個文學(xué)化的詞語,用來形容月亮的光芒明亮而美麗。月魄常常被用來比喻人或事物的光彩和美麗。在傳統(tǒng)文化中,月亮是一種象征,被視為優(yōu)雅、純潔和浪漫的象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月魄常常出現(xiàn)在描述自然景觀、詩歌和散文中。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美麗和魅力,以及事物的優(yōu)雅和高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月魄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xué)作品《紅樓夢》。在小說中,作者曹雪芹用“月魄”來形容寶玉的美麗和高貴。這個描述深受讀者喜愛,因此逐漸流傳開來,并成為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月魄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月”和“魄”兩個字組成。其中,“月”表示月亮,“魄”表示光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美麗就像夜空中的月魄一樣,令人心馳神往。
2. 這幅畫展現(xiàn)了大自然中的月魄,給人一種寧靜和祥和的感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住月魄這個成語。想象一個美麗的月亮,它的光芒明亮照耀著大地,就像月魄一樣美麗。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月亮文化感興趣,可以進(jìn)一步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與月亮相關(guān)的詩歌、故事和習(xí)俗。你還可以學(xué)習(xí)其他與美麗和光輝相關(guān)的成語,如“如花似玉”和“光彩照人”。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晚上我看到了美麗的月魄。
2. 初中生:她的笑容像月魄一樣美麗。
3. 高中生:這幅畫展示了月魄的迷人光芒。
4. 大學(xué)生:他的詩歌充滿了月魄的浪漫與神秘。
5. 成年人:在那個夜晚,月魄照亮了整個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