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落
成語(Idiom):澆落(jiāo luò)
發音(Pronunciation):jiāo l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澆滅、熄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澆落是一個形容詞,指的是滅掉火焰或熄滅光亮。它常用來形容火勢猛烈、光亮耀眼的情況被迅速撲滅或消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澆落常用于描繪火災被撲滅、燈火被熄滅等情景。它也可以用來比喻某種局勢或情況迅速被終止或結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二十二年》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齊國有一個叫做澆落的人,他在齊國的宴會上滅了一個大火。后來,人們就用他的名字來形容滅火或熄滅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大家齊心合力,澆落了山火。
2. 經過消防員的努力,火勢終于被澆落。
3. 他的一番言辭澆落了大家的熱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澆落”和“滅”聯系起來,想象用水澆滅火焰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火災相關的成語,如“火燒眉毛”、“火上澆油”等,可以增加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我幫爸爸澆滅了花園里的小火。
2. 初中生(13-15歲):消防員們勇敢地澆落了大火,保護了人民的安全。
3. 高中生(16-18歲):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我們成功地澆滅了那場熱情的爭論。
希望這份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澆落”這個成語。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向我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