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不是
成語(Idiom):派不是(pài bù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pài bù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達某人或某事與所屬的派系或身份不相符或不符合預期的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某人或某事與原本所屬的派系或身份不相符或不符合預期的情況。表示某人或某事超出了人們的預期,違背了常規的認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與其所屬的群體、派系或身份不相符的情況。可以用于表達某人的行為或言論超出了他所在的群體的認同或期望。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事的結果與人們的預期不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霍光傳》中有一則故事。霍光是西漢朝的重要官員,他的兒子霍去病是一位勇猛的將軍。有一次,霍去病在戰場上立下了大功,但他的軍隊卻沒有給他報功。霍去病感到非常委屈,他向父親訴說了自己的不滿。霍光聽后說:“功勞是你立的,卻不是你的派系,所以派不是。”這句話后來演變成了成語“派不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派不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是個文科生,但在數學競賽中獲得了第一名,真是派不是。
2. 她是個內向的人,沒想到她居然參加了這個大型演講比賽,真是派不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派不是”與“不符合預期”、“超出常規”等詞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結合故事起源中的霍去病的故事,將故事情節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成語“派不是”相關的成語或詞語,例如“出類拔萃”、“不拘小節”等,以拓展詞匯量和理解力。同時,也可以學習相關的歷史故事和文化背景,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明明是個數學課代表,卻在語文作文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真是派不是。
2. 初中生:他是個體育特長生,但他在化學競賽中獲得了第一名,真是派不是。
3. 高中生:她是個文科生,卻在物理競賽中獲得了第一名,真是派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