墉屋
成語(Idiom):墉屋(yōng wū)
發音(Pronunciation):yōng w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磚石、土坯等建造的堅固房屋,比喻堅固的家庭或安全的藏身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墉,古代城墻的一種。屋,房屋。墉屋原指用磚石、土坯等建造的堅固房屋,后來引申為比喻堅固的家庭或安全的藏身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家庭團結和安全穩定的環境,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地方的安全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孟子的哲學家,他曾經游歷各國,為人們傳授道德和修養。有一天,孟子來到一個地方,看到那里的人們都住在墉屋里,生活安居樂業,家庭和睦。孟子非常贊賞他們的生活方式,于是用“墉屋”來比喻一個家庭的團結和安全穩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墉”和“屋”兩個字組成,屬于形容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一家人住在墉屋里,生活安定幸福。
2. 這個社區的墉屋讓人們感到安全和放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堅固的房屋,墉墻高聳,屋頂牢固,讓人感到安全和放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家庭、安全相關的成語,如“家徒四壁”、“安居樂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家的墉屋很堅固,不怕大風大雨。
2. 初中生(13-15歲):他們一家住在墉屋里,生活幸福美滿。
3. 高中生(16-18歲):在這個墉屋里,我們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