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及待(Pò Bù Jí Dài)
發音(Pronunciation):pò bù jí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迫切地等不及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迫切地等待某件事情的發生或實現,心急如焚,不能耐心等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們對某件事情或某個時刻的期待和渴望,表達迫不及待的心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韓安國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當時,韓安國在匈奴人的威脅下,請求劉邦派兵救援。劉邦下令讓韓安國等待,但韓安國心急如焚,無法耐心等待,于是寫了一封信給劉邦,表達了自己的迫切之情。后來,人們用“迫不及待”來形容等待中的焦急心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迫:急迫;不:不可;及:及時;待:等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他的笑容。
2. 他迫不及待地打開禮物,發現里面是一本他一直想要的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迫不及待”拆分成“迫”、“不”、“及”、“待”四個部分,分別理解為急迫、不可、及時和等待。可以通過將這四個部分和相關的場景或情感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等待、焦急心情相關的成語,如“急于求成”、“焦慮不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迫不及待地想放寒假了,可以和朋友們一起玩了!
2. 初中生:考試成績馬上就要出來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的成績。
3. 高中生:我迫不及待地想上大學,追求自己的夢想。
4. 大學生:畢業后,我迫不及待地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開始新的人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