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守
基本解釋
保衛防守。 漢 焦贛 《易林·履之豐》:“羣虎入邑,求索食肉。大人衛守,君不失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僧伽羅國》:“其后有盜,伺欲竊取,而重門周檻,衛守清切。”
成語(Idiom):衛守(wèi shǒu)
發音(Pronunciation):wèi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守衛、保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衛守是一個由“衛”和“守”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表示守衛、保衛的意思。它強調保護、守護某物,不讓其受到侵犯或損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衛守通常用來形容保護某人或某物不受傷害、不受侵犯,也可以用來形容堅守崗位、守護職責。在日常生活中,衛守常常用于形容保衛國家、保護家庭、守衛邊境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記載了一個故事:齊國有一位將軍,他的軍隊在戰斗中表現出色,一直守衛著國家的邊疆。后來,將軍因為一次戰斗中的軍紀問題被罷免了職務。但是,他并沒有放棄,繼續堅守邊疆,守護國家。這個故事傳承下來,人們用“衛守”來形容保衛事業的人或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名衛守教育事業的老師,一直以來都盡心盡力地保護學生的安全。
2. 在戰爭時期,士兵們要時刻衛守邊境,保護國家的安全。
3. 她是一個衛守家庭的母親,無論何時何地,都會保護她的孩子們不受傷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衛守”與“保衛”聯系起來記憶,兩者的發音相似,含義也相近。同時,可以想象一個士兵在邊境上堅守崗位,守護國家的場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衛守相關的成語,如“守株待兔”、“守望相助”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衛守一樣保護小貓,不讓它受到傷害。
2. 初中生:作為一名班長,我要衛守班級的安全,保護同學們的利益。
3. 高中生:志愿者們在火災發生時衛守市民的安全,幫助他們逃離危險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