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是可忍,孰不可忍
發音(Pronunciation):shì kě rěn, shú bù kě rě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種事情或行為達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強調事情已經到了極限,不能再忍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個部分“是可忍”表示事情或行為是可以忍受的,可以容忍的。第二個部分“孰不可忍”表示事情或行為已經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不能再忍受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強調某個行為或事情已經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表示已經無法忍受,必須采取行動來解決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項羽本紀》。當時,項羽和劉邦爭奪天下,項羽的部下范增勸他放過劉邦,但項羽卻說:“是可忍,孰不可忍!”意思是說劉邦已經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不能再放過他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前兩個字是“是可忍”,后兩個字是“孰不可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種虐待動物的行為是可忍,孰不可忍!
2. 他的無理要求已經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是可忍”和“孰不可忍”兩個部分分開記憶,然后再合并起來。也可以聯想到故事起源,將項羽與劉邦的爭斗情景與成語聯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忍耐、容忍相關的成語,例如“忍無可忍”、“寧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捉弄已經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
2. 初中生:這種欺凌行為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們應該站出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3. 高中生:政府的腐敗已經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我們要求徹底改革。
4. 大學生:對于不公正的待遇,我們不能再忍受了,已經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程度。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