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劫
基本解釋
(1).亦作“ 萬刼 ”。佛經稱世界從生成到毀滅的過程為一劫,萬劫猶萬世,形容時間極長。 南朝 梁 沉約 《內典序》:“俱處三界,獨與神游,包括四天,卷舒萬劫。” 宋 蘇軾 《書孫元忠所書<華嚴經>后》:“故佛説此等,真可畏怖,一念差失,萬劫墮壞。”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吸一滴之甘泉,津含萬刼;吞盈掬之玉粒,腹果千春。” 許地山 《空山靈雨·<心有事>詩》:“你這樣做,雖經萬劫也不能遂愿。”
(2).種種災難;許多災難。 元 祖銘 《宴坐峰》詩:“道人此宴坐,一念萬劫融。” 明 李開先 《十一煞·贈康對山》套曲:“千盤萬折連云棧,萬劫千灰枉死城,糊突夢誰能醒。” 清 方文 《舟中有感》詩:“萬劫不燒唯富貴,五倫最假是君臣。”
成語(Idiom):萬劫
發音(Pronunciation):wàn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災難、劫難重重,無法扭轉的困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萬劫一詞來源于佛教,原意為“千劫萬劫”。佛教中的“劫”指的是世界的周期循環,每個劫周期為無數個萬年。萬劫一詞引申為無數次劫難,形容困境極其嚴重,無法擺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描述極為困難的境地,比喻遭遇重重災難或陷入無法挽回的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妙法蓮華經》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叫神通廣大的菩薩,為了救度眾生,經歷了千劫萬劫的修行。這個故事使得“萬劫”一詞在文化中得以流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經歷了千劫萬劫,他終于走出了困境。
2. 這場災難給他帶來了萬劫不復的痛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萬劫”與“千劫萬劫”相聯系,幫助記憶其含義。同時,可以想象自己經歷了無數次劫難,感受其中的困境和痛苦,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佛教中的“劫”概念,了解其在佛教哲學中的意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迷路了,感覺像是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困境。
2. 初中生:考試前,我覺得學習任務很重,像是要度過千劫萬劫。
3. 高中生:面對家庭的經濟困境,我感覺自己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4. 大學生:畢業后找工作,很多人覺得自己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就業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