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身糜軀(suì shēn mí qū)
發音(Pronunciation):suì shēn mí q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身體被打得粉碎,形容慘烈的死狀或悲慘的遭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碎身糜軀”形容人的身體被打得粉碎,常用來形容戰爭、斗爭等激烈場面中的慘烈死狀或悲慘遭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戰爭、斗爭等場景中的悲慘遭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韓安國傳》中有這樣一句話:“帝立春秋,軀體碎糜。”這句話形容韓安國被害后,尸體被肢解得粉碎。后來,人們將“碎身糜軀”作為成語,用來形容悲慘的死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那場激烈的戰斗中,許多士兵的碎身糜軀讓人心痛。
2. 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英勇戰士的碎身糜軀,令人感慨萬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碎身糜軀”與悲慘的死狀聯系起來,形象化地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深入學習中國歷史上的戰爭和悲慘事件,了解更多與“碎身糜軀”相關的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戰爭中,許多人的碎身糜軀讓人很難過。
2. 初中生:這個電影講述了英雄們為了國家的事業,不顧一切甚至付出了碎身糜軀的故事。
3. 高中生:歷史上有許多英雄為了正義而不惜碎身糜軀,值得我們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