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舃交錯
成語(Idiom):履舃交錯(lǚ yú jiāo cuò)
發音(Pronunciation):lǚ yú jiāo c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步履交錯,走路不穩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履舃,古代指鞋子。交錯,交叉。履舃交錯形容人走路不穩定,步履蹣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人走路不穩定、搖搖晃晃的情況。也可以比喻行動不穩定、搖擺不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一》中有一則故事,齊國的大夫孫臏有一次去見齊襄王,路過一片泥地,他故意在泥地里踩出一條直線,然后走過去,步履穩定。齊襄王很驚訝,問孫臏為什么能這樣走,孫臏回答說:“這是因為鞋子的鞋底是交錯排列的。”從此,人們用“履舃交錯”來形容人走路不穩定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詞組成,履舃和交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喝醉了,走起路來履舃交錯。
2. 這個人走路不穩定,履舃交錯,小心摔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履舃交錯”聯想為一個人走路時,鞋子的鞋底交錯排列,造成走路不穩定的情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走路、行動相關的成語,如“步履維艱”、“步履蹣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腿受傷了,走路履舃交錯。
2. 初中生(13-15歲):他走路的姿勢很奇怪,履舃交錯的,像是跳舞一樣。
3. 高中生(16-18歲):她走路的時候總是履舃交錯,好像有點不太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