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如愿
基本解釋
唐 馮贄 《云仙雜記》卷十:“有商人過 清湖 ,見 清湖君 ,君問所須,商曰:‘但乞如愿。’君許之,果得一婢, 如愿 即其名也。商有所求,悉能致之。后因正旦, 如愿 晚起,商人撻之,走入糞壤中不見。今人正旦,以細繩繫綿人投糞掃中,云乞如愿。”后用為典故。 宋 黃庭堅 《常父答詩有煎點徑須煩綠珠之句復次韻戲答》:“政當為公乞 如愿 ,作書遠寄 宮亭湖 。” 元 揭傒斯 《小孤山次韻》:“ 豐城 客子無一錢,但當作詩乞 如愿 。”參閱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四、《太平廣記》卷二九二引《博異錄·歐明》。
成語(Idiom):乞如愿(qǐ rú yuàn)
發音(Pronunciation):qǐ rú y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懇求或祈求得到心愿實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乞如愿源自于古代的祈禱儀式,人們通過乞求神明實現自己的愿望。這個成語中的“乞”意味著懇求,而“如愿”則表示心愿得以實現。因此,“乞如愿”形容一個人通過祈求或懇求得到自己的愿望成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表達希望自己的愿望得以實現時使用,常用于口語和書面語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乞如愿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祭祀儀式。人們在祭祀時會乞求神明保佑自己的愿望能夠實現。隨著時間的推移,乞如愿逐漸演變為一個表示懇求心愿實現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乞如愿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每天都乞如愿地祈禱,希望能夠順利通過考試。
2. 他乞如愿地向老板請了一個月的假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乞如愿這個成語:
1. 將“乞”字理解為懇求,將“如愿”理解為心愿實現。
2. 想象自己在祈禱或懇求時得到了自己的愿望,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乞如愿相關的成語,如“乞哀告憐”、“乞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乞如愿地祈禱,希望能夠得到一只可愛的寵物。
2. 初中生:他乞如愿地祈禱,希望能夠考上心儀的高中。
3. 高中生:她乞如愿地祈禱,希望能夠被理想的大學錄取。
4. 大學生:我們乞如愿地祈禱,希望能夠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