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
基本解釋
◎ 閉關 bìguān
(1) [close the frontiers;isolationist]∶封閉關口,比喻不與外界交往
閉關鎖國
(2) [live in seclusion]∶佛教中指僧人獨居,一個人專心修煉佛法,與外界隔絕,滿一定期限后再外出
英文翻譯
1.close the border
詳細解釋
(1).閉塞關門。《易·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自有 三秦 之地,何不閉關守險,以自娛樂。”《宋書·朱齡石毛脩之等傳論》:“若負其岨遠,屈強邊垂,則距險閉關,御其寇暴。”
(2).閉門謝客,斷絕往來。謂不為塵事所擾。《文選·顏延之<五君詠·劉參軍>》:“ 劉伶 善閉關,懷情滅聞見。” 李周翰 注:“言 伶 懷情不發,以滅聞見,猶閉關卻歸而無事也。” 宋 蘇舜欽 《答韓持國書》:“衣食雖足,閉關常不與人相接可乎?”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和卓閣老紀恩詩》:“云龍追逐當時志,愧我衰齡獨閉關。”
(3).泛指斷絕某件事情。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 葉少藴 云:‘某五十后不生子,六十后不蓋屋,七十后不做官。’夫子女多寡,聽之可也,五十之年,豈遽能閉關乎?”
(4).蟄伏。 宋 黃庭堅 《謫居黔南》詩之二:“冉冉歲華晚,昆蟲皆閉關。”
(5).謂佛教徒閉居一室,靜修佛法。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弟半年前聽說 圓通 長老在 嵩山 少林寺 閉關,何時來到這里?”
(6).閉關自守的略語。 陳毅 《初游青島》詩:“晚 清 勢衰頽,無復自閉關。”
成語(Idiom):閉關
發音(Pronunciation):bì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閉關是指修行者或學者為了專心學習或修煉而隱居起來,不與外界交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閉關是古代修行者或學者常用的一種修行方式。閉關者通常會選擇一個安靜隱蔽的地方,關閉自己與外界的聯系,專心致志地進行學習、修煉或思考。通過閉關,人們可以遠離紛擾的塵世,凈化心靈,提升自己的修為和智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閉關一詞常用于形容學者、修行者或思想家的修行狀態。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暫時遠離社交活動,專注于個人成長和提升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閉關這個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儒家學說和道家修行理念。儒家強調學習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道家則主張追求自然和諧,修煉心性。閉關作為一種修行方式,在古代就有人選擇閉關以求提升自己的學識和修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閉關是一個動詞短語,由“閉”和“關”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閉關數年,終于在禪宗修行上有所突破。
2. 這位作家正在閉關期間,專心創作他的新作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閉關想象成一個人關上大門,遠離喧囂,專心致志地進行學習或修行。可以通過與修行或學習相關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修行方式和思想家的故事,例如儒家學說、道家哲學等。同時也可以了解其他與學習、修行相關的成語,如“苦心孤詣”、“閉門造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閉關學習,考試要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他決定閉關一段時間,專心準備中考。
3. 高中生:他閉關復習了一個月,終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4. 大學生:期末考試前,我要閉關準備,保證取得好成績。
5. 成年人:我要利用周末閉關,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