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門
成語(Idiom):稿門(gǎo mén)
發(fā)音(Pronunciation):gǎo m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才輩出、學問豐富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稿門是由“稿”和“門”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稿”指的是文稿、文章,表示學問;“門”指的是門派、學派,表示學術團體。合在一起,表示人才輩出、學問豐富的地方。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一個地方的學問水平很高,有很多有才華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地方的學問水平很高、人才輩出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學術研究機構、高等學府、文化名城等地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齊國有兩位著名的學者孔子和子貢,他們曾經(jīng)一起去晉國拜訪晉文公。晉文公問孔子:“齊國有什么特色?”孔子回答說:“齊國有許多的賢才。”晉文公不相信,于是孔子說:“齊國有個地方叫做‘稿門’,那里聚集了很多有才華的人。”晉文公對此很感興趣,于是決定親自去齊國的“稿門”一探究竟。當晉文公到達“稿門”時,果然見到了許多有才華的人。于是,“稿門”就成為了形容人才輩出的地方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所大學是中國的一所“稿門”,培養(yǎng)了許多優(yōu)秀的人才。
2. 這個城市的文化底蘊很深厚,是一個真正的“稿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lián)想“稿門”成為一個學問豐富的地方,就像一個門派或學術團體一樣。可以將“稿門”想象成一個門口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文稿,象征著學問的豐富和人才的聚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學術團體和門派,如儒家、道家、墨家等。也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才輩出的成語,如“人才輩出”、“英雄輩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是個“稿門”,老師們都很有學問。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能進入一所“稿門”大學,學習更多的知識。
3. 高中生:這個城市的文化底蘊很深厚,是個真正的“稿門”。
4. 大學生:這個研究機構是學術界的“稿門”,吸引了很多優(yōu)秀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