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籍
基本解釋
(1).古代懸掛在宮殿門前的記名牌。長二尺,竹制,各書官員姓名、年齡、身份等。后改竹籍為簿冊。冊籍上有名方可出入。《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太后除 竇嬰 門籍,不得入朝請。”《資治通鑒·漢景帝前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門籍,出入宮殿門之籍也。” 唐 顏真卿 《論百官論事疏》:“其有無門籍人有急奏者,皆令監門司與仗家引對,不許關礙,所以防壅蔽也。” 明 陳良謨 《見聞紀訓》:“凡京官俱書名簿上,置 長安門 ,謂之門籍。有病註‘病’字在名下,不朝參,謂之註門籍。”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下·通籍》:“ 漢 制:司馬一人守宮門,記公卿之年貌,號曰門籍,以通其出入。”
(2).指門第與身份。《舊唐書·李林甫傳》:“ 玄宗 曰:‘卿以 仙客 無門籍耶?卿有何門閥?’”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 揆 ( 李揆 )負才與門籍,不宜為此,頗忿而去。”
(3).弟子對老師的隸屬關系。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 梨洲先生 講學 甬 上,遂相約渡 江 問道,齒隸門籍。”
成語(Idiom):門籍(mén jí)
發音(Pronunciation):mén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家庭背景和門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門籍指的是人的家庭背景和門第,表示一個人的出身和身份地位。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出身高貴、家境富裕,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出身低微、家境貧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門籍一詞常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出身和家庭背景,可以用在社交場合、職場等各種場景中。比如,當你想要形容一個人的出身高貴時,可以說他有門籍;當你想要形容一個人出身低微、家境貧寒時,也可以說他沒有門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門籍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僚制度。在古代中國,人們的身份和地位是由其家族和家庭背景決定的。有些家族出身高貴,享有特權,被稱為有門籍;而有些人出身低微,沒有家族背景,被稱為無門籍。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歷史背景中衍生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門籍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門”表示家庭,第二個字“籍”表示身份。這個成語的結構比較簡單明了,容易記憶和理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出身有門籍,家境富裕,所以一直過著優越的生活。
2. 她沒有門籍,但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名牌大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大門上有一個籍字,表示門上刻著一個人的家族和身份,這樣就可以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的官僚制度,了解門籍對人們生活和社會地位的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門籍很高,所以他可以住在大房子里。
2. 初中生:她沒有門籍,但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好學校。
3. 高中生:他的門籍決定了他的未來,他將來可以繼承家族的企業。
4. 大學生:門籍不應該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每個人都應該有平等的機會。
5. 成年人:門籍雖然重要,但一個人的努力和才華才是決定他們的成功與否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