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紙
基本解釋
古代書畫用紙。 清 錢大昕 《恒言錄·文翰》:“世傳白鹿紙,乃 龍鹿山 寫録之紙也,有碧、黃、白三品。其白者瑩潔,光浄可愛, 趙魏公 ( 趙孟頫 )用以寫字、作畫。闊幅而長者稱大白籙;后以籙不疋,更名白鹿?!?/p>
成語(Idiom):白鹿紙 (bái lù zhǐ)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lù z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非常好的紙張,形容紙質優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鹿紙是一種非常優質的紙張,它以其純白、光滑、細膩的質地而聞名。成語“白鹿紙”通過比喻優質紙張,形容事物的品質極佳,可以用來形容文筆優美、字跡清秀的文章或書法作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鹿紙這個成語常用于贊美文學作品或書法作品的高質量。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文章寫得非常好,或者形容某物的質量非常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鹿紙最早出現在唐代的《韓愈集》中,其中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白鹿紙。文章中描述了一位書法家使用白鹿紙寫書法,字跡清秀,筆法流暢,表現出了白鹿紙的優良品質。后來,人們就用“白鹿紙”來形容書法或文章的優秀之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字寫得就像是白鹿紙上的字一樣,非常漂亮。
2. 這篇文章的質量真是白鹿紙啊,每個字都寫得非常精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白鹿紙”與優質紙張的特點聯系起來,想象一張純白、光滑、細膩的紙張,用來形容事物的優秀品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紙張相關的成語,例如“紙上談兵”、“紙上談黨”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這張畫紙好像白鹿紙一樣,我可以畫出漂亮的圖案。
初中生:這篇作文寫得就像是白鹿紙上的字一樣,非常工整。
高中生:這篇論文的質量真是白鹿紙啊,每個觀點都論證得非常清晰。
大學生:這篇小說的情節發展和人物形象刻畫都非常出色,簡直就是白鹿紙上的佳作。